蛋鴨養殖
母鴨從開始產蛋直至淘汰,均稱產蛋鴨。一般蛋用型麻鴨的利用期約350天左右(150-500日齡),稱為個產蛋年;也有經換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的,但其生產性能逐年下降,不宜留用。與青年鴨時期相比,開產以后,膽子逐漸大起來,敢接近陌生人.開產以后的鴨子,性情變得溫順起來,進鴨舍后就獨個兒伏下,安靜地休息,不亂跑亂叫,放牧出去,喜歡單獨活動。鴨子產蛋在正常情況下,都在深夜1~2時,此時夜深人靜,沒有任何吵擾,奡適合鴨類繁殖后代的特殊要求。如在此時突然停止光照(停電或煤油燈被風吹滅)或有人走近,則要引起騷亂,出現驚群,影響產蛋。除產蛋時間以外的其它時間,操作規程和飼養環境也要盡量保持穩定,不許外人隨便進出鴨舍,避免各種鳥獸動物在舍內竄進竄出。在管理制度上,何時放鴨,何時喂料,何時休息,都按一定次序嚴格執行,如改變喂料餐數,大幅度調整飼料品種,都會影起鴨子生理機能紊亂,造成減產或停產。
蛋鴨養殖技術分析
1、光照:對蛋鴨來說光照時間的長短與產蛋關系也很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濾泡的成熟排卵。所以在培育期內,控制光照時間,目的是防止青年鴨過于早熟;即將進入產蛋期時,要逐步增加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目的是促進卵巢的發育,達到適時開產,進入產蛋高峰期后,要穩定光照制度(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目的是保持連續高產。產蛋期的光照強度以5~8勒克斯為宜如燈泡高度離地2米,一般每平方米鴨舍按1.3~1.5瓦特計算,大約18平方米的鴨舍裝一盞25w的燈泡。實際使用時通常不用60w以上的燈泡,因為大燈泡光線分布不勻、費電。日光燈受溫度影響較大,一般也不使用。燈泡必須加罩,使光線照到鴨的身上,而不是照著天花板。鴨舍灰塵多,燈泡要經常擦拭,保持清潔,以免蒙上灰塵,影響亮度。
光照效果,一般需要7~10天才能顯示出來,故在產蛋期內,不能因為達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突然增加光照時數或提高光照強度。一般每次增加量不超過1小時,增加后要穩定5~7天。
進入產蛋期的光照原則是:只宜逐漸延長,直至達到每晝夜光照16~17小時,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強度不可時強時弱,只許漸強,否則將使產蛋鴨的生理機能受到干擾,影響產蛋率。
合理的光照制度,能使青年鴨適時開產,使產蛋鴨提高產蛋量;不合理的光照制度,會使青年鴨的性成熟提前或推遲,使產蛋鴨減產停產,甚至造成換羽。
2、溫度:產蛋鴨奡適宜的溫度是13~20℃,此時產蛋率和飼料利用率都處在不錯狀態。因此,要盡可能創造條件,特別要做好冬季的防風保溫工作,提供理想的產蛋環境溫度,以獲得高的產蛋率。
蛋鴨養殖前景
我國是蛋鴨養殖和消費大國。近年來,我國蛋鴨產業總體發展平穩,前景廣闊。據統計,2012~2014年均飼養量超過2.5億只,年產蛋量500多萬噸,蛋鴨總產值超過330億以上;各類蛋品價格、淘汰老鴨價格和行業總體的經濟效益受H7N9影響較小。當前,蛋鴨產業進入了一個產量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的新階段。但其主要的飼養方式仍落后,勞動生產率低,飼料轉化率低等,制約了集約化養殖的發展。
傳統的地面結合湖泊、河流、池塘的養殖模式弊端諸多,養殖水域環境不斷惡化,直接導致水域面積減少,水質變差,對環境污染嚴重;蛋殼表面污糞、有害細菌及微生物超標、鴨蛋破損率高,導致蛋品質量安全得不到扶持,嚴重制約了我國蛋鴨產業的健康發展。
而且,和社會對資源、環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視也對蛋鴨產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從陸續出臺的相關法律和法規,《環境保護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到2015年的中央1號文件,無一不在倒逼蛋鴨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因此,蛋鴨產業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高產高效生態友好型養殖模式是未來畜牧業發展的方向。開展和推廣健康養殖模式——規?;傍喕\養是蛋鴨業實現由數量效益型向低耗、環保、生態、質量、效益為一體的“又好又快”型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
蛋鴨養殖方法
一、選用優良品種。
年產250-300枚蛋的優良蛋鴨品種有:紹興鴨(適合圈養、放牧)、江南1號和江南2號(適合圈養)、攸縣麻鴨(適合放牧)、莆田黑鴨(適合軟、硬海灘飼養)和恩施麻鴨(適合海拔800-1200米山區飼養)等。
二、選址與建舍。
場址應遠離村莊、城鎮、禽類交易地、工廠、土壤、水源無疫病污染及其他污染的池塘、水庫、水流緩慢的溪河邊等地適合建舍養蛋鴨。場地土質應透氣和透水,好是沙質地,還要避風向陽,與水面保持10度左右的緩坡。
鴨舍實用面積以每平方米6-8羽計,每棟棚舍以養900-1000羽為好。鴨舍用竹、木或者塑膠材料搭建,寬8-10米,長控制在70米以內,邊檐高2.5--3米,高度3.5米左右。四周用草簾或者中空塑膠板掛到屋檐,內用透明塑料膜擋風。舍內每100平方米安裝60瓦電燈3盞、15瓦紅色燈泡的2盞??梢园l酵床圈養或者散養,發酵床養鴨的墊料主要由鋸末、 稻殼 、刨花、 蘑菇渣、 秸稈粉末、豆渣、花生殼、酒渣、油菜殼等構成,因地制宜的選擇墊料,盡量選擇當地比較容易找尋的墊料成分,組成墊料的成分多種多樣,其營養性更好 ,會更加快速促進鴨子的健康生長, 制作養鴨發酵床時,先把你準備好的95%各種墊料與沒有化肥農藥污染的沙粒5% 攪拌均勻,隨后加入春新菌液與墊料混合攪拌均勻發酵5天左右做成40厘米左右的發酵床 , 然后再發酵床表面直接鋪上20厘米左右厚的干凈稻草或者麥稈等 ,就可以放鴨進來養了;放牧散養,舍前應有一塊干燥、略斜但平整的比鴨舍大2倍的運動場。鴨的水面運動場應大于鴨舍三倍以上,并在四周圍網或建竹籬笆。
三、雛鴨飼養管理。
蛋鴨以在4月至5月上旬養"早春鴨"好,也可在6月初養"晚春鴨",或在8月養"秋鴨"。
雛鴨應在24小時內先開水,后開食。飲水可用飲水器或淺塑料盆或淺水盆盛水。1-5日齡好供應冷開水或純凈水,水中放1%葡萄糖和春新益生菌菌液;5日齡以后飲干凈水或者添加0.1%的春新菌液提高抗病免疫力。開水后,喂大米悶熟的米飯,(拌入10%的葡萄糖水、10%的韭菜更好)。3天后按10-20%投喂螺、蝦、蚯蚓、小魚、小蝦等,也可用5%的魚粉或者發酵飼料拌料投喂。從第三天起,還應在日糧中加入10-20%切碎的青飼料,或在水面投喂水草、浮萍等。1-3日齡控制食量,只讓吃7-8成飽;此后敞開喂料,每次吃飽為止。10日齡內的雛鴨晝夜喂食6次(白天4次,晚上2次);11-20日齡每晝夜喂4-5次(白天3次,晚上2次;或白天4次,晚上1次)。此后據覓食情況而定。15日齡以內要晝夜防止雛鴨扎堆,應將舍內溫度調控到不錯范圍。雛鴨多時,要按照強弱分群飼養,每群300-400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