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劍南春酒,產于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四川的綿竹市素有“酒鄉”之稱,綿竹市因產竹、產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相傳李白為喝此美酒曾在這里把皮襖賣掉買酒痛飲,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贖酒”的佳話。北宋蘇軾稱贊這種蜜酒“三日開甕香滿域”、“甘露微濁醍醐清”,其酒之引人可見一斑。
劍南春
劍南春產于四川綿竹。綿竹位于劍山之南,劍南春酒的前身綿竹大曲,創始于清朝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綿竹大曲改為“劍南春”,這要得力于有名詩人龐石帚。
20世紀50年代,龐石帚在四川大學任教。龐先生邀請幾位忘年交朋友到家里一聚。其中有位朋友在喝錦州大曲時建議將其改為劍南春,美酒配美名,龐先生聽后特別贊賞。
三天后,龐先生將寫好的“劍南春”三個大字交給了綿竹酒廠。
龐石帚說:“‘劍南’二字,點出美酒產自劍門雄關之南的綿竹,令人聯想起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個‘春’字,乃是古為今用,蘇東坡曾經說過‘唐人酒多以春名’,此字催入領略美酒的魅力,給人以春天的啟示。”
詩人娓娓動聽的解釋,令眾人贊不絕口。這樣,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便產生了。它是寄生在中國酒文化歷史和地名的基礎上的,是文人運用的才智而創造出來的結果。
明末清初,戰亂不斷,人口銳減,綿竹農業荒蕪,經濟蕭條。依附于農業發達而產生的劍南春傳統釀造技藝受到巨大威脅。直到清康熙年間才逐漸恢復,出現了朱、楊、白、趙等較大規模釀酒作坊。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綿竹縣志》記載:“大曲酒,邑特產,味醇厚,色潔白,狀若清露。”清末,綿竹釀酒作坊已有上百家,有名大曲坊已增到18家,綿竹商貿因此更為昌盛,出現了“山程水陸貨爭呼,坐賈行商日夜圖。濟濟直如綿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的繁榮景象。
劍南春價格
劍南春52度 劍南春500ml ...京東¥399
【極速達】1919酒類直供 52度劍南春 四...天貓¥348
1919酒類直供 52度劍南春(新包裝) 500m...淘寶¥709
劍南春52度 500ml¥345
劍南春怎么樣
“劍南春絕世風華”酒獨得天地靈氣無窮之厚,系依托特異的地域生態環境,由釀酒大師擷取“玉妃泉”之甘露,以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中國預備世界文化遺產、有名歷史文化遺存、傳承1500年之“天益老號”古黃泥老窖、特選的原輔料,采用代代相傳神妙獨特的工藝,結合高科技,經以陶壇窖藏7年老熟而成。
本品源自水谷清華,香氣幽雅,醇厚諧調,綿甜爽凈,回味悠長,風格典雅獨特,酒體豐滿很好,自古濃香獨秀,風華絕世,不可易地仿制,誠為天工開物,瓊漿玉液,國色天香。
劍南春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為原料,產自川西千里沃野,飲山泉,沐霜雪,上得四時造化之美,下汲神景地府之精。千年釀酒秘技精工錘煉,薈萃五糧精華,玉液瀾波,香思刻骨。